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

邵族

小而美的邵族

於2000年被列入第十族。邵族的定位一直很不穩,光復時為鄒族,但其語言似布農族。

邵─Thao,原義是「人」,最初住在水社湖(就是日月潭前身水沙連)的西岸湖畔,所以被漢人稱為「水社化番」或「水沙連化番」,人口比獼猴還少。

化番的意思是指漢化程度介於生番和熟番之間的族群,因此邵族可說是原住民族十族中漢化最深的一族了。

另外,「思麻丹社」也是邵族的統稱,直到現在,日月潭周圍各族仍然稱邵族人為「思麻丹 (Shvatan)」。日月潭孕育了可觀的原住民族人文特色,與邵族人的命運唇齒相依。

(一)水陸兼具的產業文化

邵族的居住地世居於日月潭畔,所以發展出海陸兼具的產業文化。其漁獵的方法相當多,如「浮嶼誘魚法」、「魚筌誘魚法」、「毒魚」、「網魚」等。

(二) 與觀光業息息相關

由於水力的開發迫使邵族遷徙及放棄耕地,加上日月潭是光勝地,造成邵族在生產方式上從傳統轉而仰賴觀光業(漢人勢力嚴重侵襲日月潭周圍),漢化情形相當嚴重。

(三)著名的「湖上杵歌」

「杵歌」包含「杵聲(杵音)」和「歌舞」兩部分;以杵擊石,發出叮叮咚咚聲即是「杵音」,再加上敲擊動作與樸素的歌聲,就形成「杵歌」了。「杵歌」多由邵族婦女所演奏,節奏強烈,廣受喜愛。

(四) 特殊的交通工具─獨木舟

獨木舟是少邵族特殊的交通工具,是將整支樹幹挖空製成的,無論在潭中載人、捕魚、運貨都非常方便。

(拼板舟:由幾塊木板組合而成的「拼板」舟。小船用二十一塊,大船則用二十七塊。新船完成後會在船體上雕刻、上漆,人形紋、魚眼紋、海波紋是漁船主要紋飾。→大家請不要搞混)

(五) 祖靈的住所─祖靈籃

為祖靈信仰,有最高的祖靈,在五個氏族之中,氏族祖靈以氏族為活動。邵族人將祖靈信仰實體化,創造出「公媽籃」,也稱之為「祖靈籃」,祖靈居於其中。人死後會行招魂儀式,將亡者之靈召入籃中並置入衣物,籃中盛放的是祖先遺留下來的衣服、飾品、珠寶,年代越久遠則放在越上層,藉以代表祖靈的住所。

邵族的每一戶都會有一只「祖靈籃」,通常擺置在神桌上或離地約兩公尺的壁上。許多族人皆因宗教因素,而在基督宗教傳入後遭丟棄。

(六)先生媽

如何成為先生媽?
1.夫妻建在
2.自願
3.曾任爐主

於祖靈祭,八月一日,大年約舉行一個月;小年則舉行3~5天,視當年爐主(漢譯)的經濟能力而定長久,建祖靈屋,請祖靈入住,請人每日以歌舞娛神。爐主(漢譯)要有錢、有地位,至少辦過一次祖靈祭,其太太才有資格當先生媽,所以先生媽可以是外地人,家庭要完整,子女要長大,因為先生媽很忙,會疏於照顧小孩,且要有神聖經驗,大祭皆是由先生媽主持。
先生媽必須經由祖靈的同意(可以同時很多位,因為需要幫助全村),資深的先生媽將符合資格有意願的女子帶到拉魯島,並將全身包住,若祖靈同意則會有泡水柱自水中噴出。之後的三天,被選上的女子必需睡在客廳,最高祖靈會來教她祭祠,至於教學內容終身不得透露,只有先生媽能和祖靈溝通與分祖靈籃。祖靈籃只有先生媽可以做處理,類似於漢人的神祖牌位,有著慎終追遠、保佑子孫等等的深厚意義。



拉魯島:

舊稱光華島,之前因水利工程上升5樓的高度,所以現在只剩一小塊,為神聖空間,只有先生媽(女祭師、巫師)可以上去行儀式,邵族所供奉的最高祖靈,居住在此茄苳樹下,主宰著族人的福祉。現在的茄苳樹是重種的,之前的被漢人砍去並灑狗血,否則砍不斷。



逐鹿傳奇:

一直是邵族人津津樂道的傳說與神話。去年到日月潭,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有著一頭白鹿陪伴的拉魯島,據說,古時由頭人排大目Pajtadu率領狩獵隊,因追逐一頭的白鹿,尋溪源追逐到古老的水沙連山區,竟天賜良緣發現了一泓璧水的日月潭,從此舉族遷居風光明媚的內山,而在白鹿消失之地,長出了一株茂盛翁鬱的茄苳樹,邵族的祖先們在茄苳樹下立誓:「願子孫世世代代長居於此,祝願族勢如茄苳樹的嫩葉,年年更新萌芽」;茄苳樹每滋萌一片新葉,即代表族中又增一名壯丁,邵族希望永遠如茄苳樹一樣茁壯長青。

後來邵族人定居後,茄苳樹茂密的葉子,就象徵著族人的人口數,邵族族勢的興衰,也隨著茄苳樹而變遷著。





貓頭鷹傳說:
貓頭鷹故事傳說也是相當動人,是一位未婚懷孕的少女,而靜靜離開部落,未婚懷孕的母親便消逝於山中,之後變成一隻貓頭鷹,以後只要族中有婦女懷孕,她便飛到該戶人家鳴叫,警示她們要注意身子,才能順利生產,此後貓頭鷹的到來即代表一種喜訊,也成為族人信仰的圖騰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