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6月24日 星期四

天壇:歷史沿革、建築形式、宗教與政治意涵

天壇:歷史沿革、建築形式、宗教與政治意涵









(2010/7/21攝,圖一,天壇公園內)





天壇 ~ 天圓地方,有心人在何方 ?

在每個旅程的最開始,
人們總喜歡在心中描繪一個城市,然後,來了、看了、走了 ?

以為自己所見所聞,可以為下一座城市下註解。

其實,我們後來發現 :

完全相同的人事物景,投射在不同人身上,
映落的痕跡不會一樣,喜惡評論更不會相同。

對於一座始終處在不斷變化中的城市,

我們只能儘可能地如實表達。

不是歸人,只是旅人;

不是過客,只是亂了時空感的候鳥,

在不同年代、不同季節,飛來北京。

總是彼此提醒,北京太大太多元,

想了解他,必須做功課 : 出發前,得翻翻書,

得和去過北京的朋友與長輩們聊聊,

抵達後,再親往每個地方走走逛逛看看,

會發現,收穫真的很不一樣。


~~送給每位輔大人大交流團的朋友們 !!



摘要
天壇,創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(公元1420年),坐落在皇家林園當中,四周古松環抱,是一組精美、莊嚴肅穆的祭祀建築群,無論在整體佈局還是單一建築上,都反映出天地之間的關係,而這一關係在中國宇宙觀中佔據著核心位置。同時,這些建築還體現出帝王將相在這一關係中所起的獨特作用,為中國世界現存規模最大的祭祀性建築。它以五大奇妙建築而聞名中外,一是祈年殿,俗稱無樑殿;二是回音璧;三是三音石;四是對話石,即天心石;五是圜丘壇,即祭天臺。它們設計之精確精美,建築之巧妙合諧,風格之雄渾獨特,科技應用之合理先進,都在世界古典建築中獨樹一幟,從而成為名聞中外的旅遊勝地。而作為祭天的場所,天壇有別於任何其他皇家建築,其造型充分顯示了“天”的內涵。圜丘壇為祭天而建,壇面砌九重石版,符合上天共有九重的傳說。天壇內還保存大量祭祀用品、祭祀服飾等珍貴文物,是研究中國古代祭祀文化的珍貴歷史資料。



一、前言

古人以為天圓地方,科學證明這觀念並不正確,然而如果天真是圓的,地是方的,天塌下來有高個兒擋,是否教人比較有安全感?古代的皇帝自以為是上天之子,而最終禁不住歷史洪流的巨浪,被百姓推翻了他,但,如果沒有歷代皇帝的權力財力魄力,又怎麼可能留下這麼多教人驚嘆的「遺產」,對全中國、全世界的每一個人開放!

筆者生為宗教系的學生,又是雙修歷史,自然會對天壇的歷史沿革、宗教意涵等頗有興趣,再加上不能忽視的建築形式與政治意涵,這便是我報告的研究內容。明代初年,祭天祭地的儀式都在這裡舉行,嘉靖九年(1530年)實施天地分祭後,這裡才成為名副其實的天壇。而歷代的皇帝每年必須親臨天壇兩次,其一是在農曆正月十五日,前往祈年殿舉行祈穀禮,祈求皇天上帝保佑五穀豐收;其二是在冬至,前往圜丘壇,向天稟告五穀已經豐收,並感謝上天的保佑。也因此,圜丘壇俗稱祭天台,是真正的天壇。

從南而北,循序漸進,可以看見圜丘壇、皇穹宇、回音壁、丹陛橋,以及祈年殿,你大可以買一份精緻的「天壇手繪圖」,慢慢走慢慢了解,慢慢地認識昔日專屬皇家貴族們的祭天聖地。
















(2010/7/21攝,圖二,天壇手繪圖)




二、歷史沿革、建築形式、宗教與政治意涵

(一)、概況
天壇位於北京正陽門外、永定門內大街,是明、清兩代帝王“冬至”日祭皇天上帝和每年一月舉行祈穀禮的地方。天壇有垣牆兩重,形成內、外兩壇,主要建築在內壇的南北中軸線上,兩壇由一座長360公尺、寬近30公尺、南低北高的丹陛橋相連。全壇佔地4095畝,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祭祀性建築群。明朝有13位皇帝、清朝有9位皇帝先後在這裡祭祀過。自1918年起,天壇開放成為公園,所以現今可看到天壇正門右牆上掛著「天壇公園」(圖三)字樣的牌子。












(2010/7/21攝,圖三,天壇公園之正門~南天門)




(二)、遺產
天壇東西長1700公尺,南北寬1600公尺,總面積為273萬平方公尺。主要包括圜丘和祈榖兩壇,圍牆分內外兩層,呈“回”字形。北圍牆為圓弧形,南圍牆與東西牆成直角相交,為方形。這種牆南方北圓,通稱“天地牆”,象徵古代“天圓地方”之說。外壇牆東、南、西、北三面均沒有門,只有西邊修兩座大門-圜丘壇門和祈穀壇門(也稱天壇門)。內壇牆四周有東、南、西、北四座天門。內壇建有祭壇和齋宮,並有一道東西橫牆,南為圜丘壇,北為祈穀壇。


天壇腹地面積廣闊,比紫禁城大兩倍,可見古時帝王是如何重視對皇天上帝的祭祀。建築物的周圍廣植蒼松翠柏,表示對天帝崇敬、追念和祈求之意。尤其在南北軸線和建築群附近,更是古柏參天(圖四、五),樹木青綠,把祭壇烘托的莊嚴肅穆。








(2010/7/21攝,圖四、五,天壇公園內之古柏)



(三)、天壇主要建築


1、圜丘壇:
圜丘壇又稱祭天臺、拜天臺,象徵天圓地方、天地合一,位於天壇南半部,建於明嘉靖九年(公元1530年),坐北朝南,四周繞以紅色宮牆,上面裝飾著藍綠色的琉璃瓦(圖七)。四周各有一大門,又稱欞星門,是古代祭壇遺牆的專用門式,形似牌坊。圜丘壇遺牆共設八組、24座欞星門,均用漢白玉雕成,上飾雲板,每組欞星門(圖六)的大小不一。祭祀大典時,中間最高大的為皇天上帝專用,右側較窄的供皇帝出入,陪祭的大臣只能從最窄的們通過。北門-成貞門,也稱北天門;東門-泰元門,也稱東天門;西門-廣利門,也稱西天門;南門-昭享子門,也稱南天門。


圜丘壇仿南京圜丘臺而建,最早建時是一座形式狹小的三層藍色琉璃臺。清乾隆十四年(公元1749年)擴建時,將壇面、欄板、欄柱改換成北京房山特產的“艾葉青”石。壇的周長534公尺,分上、中、下三層,每層四面各有九級台階。圜丘壇中心是一塊圓行的大理石板,稱作天心石,也叫太極石。從中心向外圍以扇形石鋪地。上壇共有九環,每環扇形石的數目都是“九”的倍數。一環的扇面石是9塊、二環18塊、三環27塊……九環81塊;中層壇從第十環開始,即90塊扇面石,直至十八環,為162塊;下層從第十九環開始至二十七環,每環的扇面石也從171塊遞增至243塊。三層壇共有378個“九”,共用扇面石3402塊。這是我國古代人民巧妙運用幾何學原理設計的一座傑出建築,各項建築材料的數學計算均極其精確。另外,每層台階也都以“九”的數字來建造(圖十)。據中國古代陰陽學說,天屬陰,地屬陽;奇數屬陽,偶數屬陰。


站在圜丘壇中間的天心石上(圖十二)輕喚一聲,立即從四面八方傳來回聲,好似眾人齊鳴,一呼百應。據測試,從發音到聲波返回原音的時間總共只有0.07秒,所以站在圓心上的人聽起來,聲音格外響亮。






(2010/7/21攝,圖六, 欞星門) (2010/7/21攝,圖七,圜丘壇外之藍瓦紅色宮牆)


(2010/7/21攝,圖八、九,藍瓦上之龍之雕刻)



(2010/7/21攝,圖十,九階梯) (2010/7/21攝,圖十一,圜丘壇外之排水造型)






(圖十二,天心石) (201 0/7/21攝,圖十三,圜丘壇內之望燈台與圍牆)



2、皇穹宇:
皇穹宇(圖十四、十五)位於圜丘壇正北,是專門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祖先牌位的殿宇,俗名寢宮。始建於明嘉靖九年(公元1530年)。它坐落在3公尺高的圓形須彌座上,殿高19.5公尺,底部直徑15.6公尺。殿內由八根檐柱和八根金繪串枝蓮圖案的支柱托屋頂,上面是弧形短樑。柱頂端有鎏金斗拱拖著金龍藻井,藻井中心會大金團龍,周圍金龍360條,象徵周天為360度。

殿內正面佈置漢白玉雕花圓石座,上面安設神龕,龕內供奉“皇天上帝”的神牌,牌上刻金色滿漢文字。寶座前左右的石台 是放置皇帝歷代祖先牌位之處。殿外的東、西配殿是供奉日月星辰和雲雨風雷諸神牌位的地方。

皇穹宇台階下,有三塊石板,通常稱為“三音石”。站在第一塊石板上擊掌,可以聽到兩聲回音;站在第二塊石板上擊掌,可以聽到兩聲回音;站在第三塊石板上擊掌,可以聽到三聲回音。

皇穹宇的周圍是一道灰牆體、藍瓦檐的圓形圍牆。牆高3.27米,長193.2米,磨磚對縫砌成,牆面堅硬光滑,是聲波良好的反射體。兩人分別站在東、西牆角,面壁說話,可以清楚地聽到彼此的聲音,因而被稱為“回音璧”(圖十六)。

皇穹宇正門由三座獨立相連的拱卷式公門組成,建在漢白玉石砌成的須彌座上,俗稱琉璃門(圖十七)。門的牆體部分均為澄漿磚磨磚對縫精心砌成,頂上覆蓋藍色琉璃瓦。檐下橼、斗拱不用木材,全用琉璃燒製,造型考究、巧奪天工。



(2010/7/21攝,圖十四,皇穹宇) (圖十五,皇穹宇側殿)



(圖十六,回音璧解說) (圖十七,琉璃門)


3、祈年殿:
祈年殿(圖十八、十九)建在皇穹宇北祈榖壇上,之前在諸多書籍上看到祈年殿之照片,都比不上親臨現場看到那氣宇宏壯的氣勢,以及寶藍色鮮明的屋頂,襯托著藍天白雲,格外引人肅然起敬,讚嘆不已,才看一眼,就深深被它吸引住了。祈年殿殿高38公尺,直徑32公尺,宏偉壯觀,氣象不凡。建於永樂十八年(公元1420年),名大祀殿,為寬12間、縱深36間的黃瓦玉陛重檐垂脊的方形大殿。1545年在大祀殿原址上建成大享殿。清王朝建立後,用它來舉行祈穀禮。1751年,正式將大享殿更名為祈年殿。清乾隆十六年(公元1751年)重修祈年殿,更換藍瓦金頂。

祈年殿是一座宏偉而又極具民族風格的獨特建築,鎏金寶頂三層出檐的圓形攅尖式屋頂,覆蓋著象徵“天”的藍色琉璃瓦,層層向上收縮。殿高9丈,是“九九”陽極數的意思。它坐落在漢白玉石基座上,色彩對比強烈而和諧。殿頂周長30丈,表示一個月有30天。殿的外部是三層高閣,內部是層層相疊而環接的穹頂式(圖二十、二十一),像磚砌的劵殿,但又沒有一磚一石,全部採用木結構。28根大柱支撐著整個殿頂的重量,象徵天上28星宿,再加上頂部8根短柱,共計36柱,象徵36天罡;內外檐柱12根,象徵一天12個時辰;中間四根楹柱叫通天柱,也叫“龍井柱”,高18.5公尺,大頭直徑1.2公尺,象徵一年有四季;大殿寶頂有一根短柱,叫“雷公柱”,是皇帝“一統天下”的象徵。“龍井柱”和“雷公柱”一起支撐著殿頂中央的“九龍藻井”(由九條立體盤龍組成的彩色裝飾)。與九龍藻井相對的殿內地面中心,是一塊圓形有天然花紋的大理石,上面是一條遊龍和一隻翔鳳,叫“龍鳳呈祥石”。

祈年殿前東、西各有一座(圖二十二、二十三)配殿,均為藍色琉璃瓦歇山式頂,面闊九間(約44米),遠深8.5米。清朝時,東配殿供奉大明之神(太陽)、北斗七星諸神,西配殿供奉夜明之神(月亮)、雲雨風雷諸神。現東配殿闢為祈年殿歷史文化展廳,西配殿闢為祭天禮儀館。


...

(2010/7/21攝,圖十八、十九,祈年殿雄偉的外觀)


...


(2010/7/21攝,圖二十、二十一,祈年殿內景)


...

(2010/7/21攝,圖二十二、二十三,祈年殿東、西配殿)

4、皇乾殿:
皇乾殿位於祈年殿北側院落內,由三座琉璃門與祈穀壇相通(圖二十四、二十五)。大殿建於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,初名天庫,原為六間黃琉璃瓦頂;嘉靖二十四年(1545年)重建,改為五間,命名為皇乾殿,檐下懸掛嘉靖帝御書的“皇乾殿”匾額(圖二十六);清乾隆時,又改為藍琉璃殿頂。該殿是存放皇天上帝的正位神版和皇帝祖先的配位神版的場所。祈穀大典當日,神位被龍亭抬至祈年殿祭祀;結束後,再抬回這裡供奉。皇乾殿院落西牆有一“古稀門”,為1781年年逾古稀的乾隆下令,為節省體力而設。



(2010/7/21攝,圖二十四,皇乾殿外觀)


...

(2010/7/21攝,圖二十五、二十六,皇乾殿與乾隆御賜扁額)


5、丹陛橋:
丹陛橋又稱“海墁大道”(圖二十八),南起圜丘壇成貞門,北至祈穀壇南磚門,將圜丘與祈年殿兩大中心建築連接為一體,構成天壇建築的主軸線。丹陛橋全長360米,寬約30米,從南而北,逐漸升高,表示從人間到天上有遙遠的路程。 橋面中間以石版鋪就的為神路,僅供皇天上帝行走;神路東側是御路,為皇帝專用;陪祭的王公大臣只能由神路西側的王路通行。丹陛橋下有一條券洞式的通道,稱為“鬼門關”。祭祀前,牛羊等“犧牲”從這裡通過,在“宰牲亭”被屠宰,然後烹制成祭祀的供品。




(2010/7/21攝,圖二十七,丹陛橋解說牌)(2010/7/21攝,圖二十八,丹陛橋)




6、齋宮:
  齋宮是皇帝來天壇祈穀、祈天前齋戒沐浴的地方。它建有宮城,宮牆兩層;外層叫磚牆,內城稱紫牆。外城主要是防衛設施,在外城四角建有值守房。外城東北角有一座鐘樓,每逢皇帝進出齋宮,都要鳴鐘迎送。

齋宮內城分前、中、後三部份。前部以正殿為中心;後部是皇帝的內宅寢宮;中部是一個狹長的院子,院內兩端各有瓦房五間,是主管太監和首領太監的值守房。

按照明、清兩代帝王典制規定,皇帝在祭天的三日前來齋宮齋戒,不吃葷腥蔥蒜,不飲酒,不娛樂,不理刑事,不弔祭,不近女人,多洗澡,名為“齋戒”。

三、結語
作為祭天的場所,天壇有別於任何其他皇家建築,它是中國明清時代最神聖的地方,因為它象徵著皇天,其造型充分顯示了“天”的內涵,各個建築也向人透露出古代對於祭天儀式的慎重與完善。當中,圜丘壇為祭天而建,壇面砌九重石板,符合上天共有九重的傳說。天壇內還保存有大量的祭祀用品、祭祀服飾等珍貴文物,是研究中國古代祭祀文化的珍貴歷史資料。

這次去天壇,除了事前的準備工作,例如去圖書館借閱天壇的相關書籍,以及與有去過北京天壇的親朋好友詢問旅遊訊息;之後再親遊現場,蒐集了諸多相關資料,包括相片採集、購買天壇旅遊導覽相關的書籍,以及手繪地圖等等,在萬事具備之下所做出來的報告果真有另一份深刻的意涵。期待下次再遊北京。


※ 參考資料:
1、蘇新益、史自文、蔣恆主編,《世界遺產中國紀行》,台北:明天國際圖書有限公司,2007年5月,初版。
2、關越編,《世界遺產在中國-皇城民居篇》,台北:好讀出版有限公司,2005年11月15日,初版。
3、武裁軍,《北京風光—天壇》,北京: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,2009年5月,10版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