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6月12日 星期六

樹皮布文化

樹皮布文化為南島語族重要文化特色之ㄧ。本文將由四點切入介紹樹皮布文化:一、樹皮布分布;二、樹皮布製作;三、樹皮布文化與應用;四、南島語族v.s.樹皮布文化。

一、樹皮布分布
樹皮布(tapa, bark cloth)是一種無紡織布,以植物的樹皮為原料,經過拍打技術加工製成的布料。樹皮布分布的地理區域十分廣闊,非洲的西部、東南亞、太平洋諸島以及中南美洲等地都是其分布範圍,分布區域雖廣大,但以環太平洋為主要的分布區域,包括中南半島(越南、寮國、泰國)、印尼群島、馬來半島、大洋洲、中美洲地區、南美洲地區、東北亞、臺灣以及中國大陸華中、華北、東部沿海、海南島等地區,都是樹皮布文化主要的分布地區鄭惠美( 2007)。而太平洋仍有部分島嶼至今仍擁有精湛的製作樹皮布工藝如薩摩亞、東加、夏威夷、斐濟等地(Neich 1997)。



二、樹皮布製作
樹皮布是許多原始民族織品的前身,是人類老祖先取用環境中的自然纖維,製成蔽體保暖原始衣物的材料與古老技藝。樹皮布的製作使用植物內層樹皮,構樹是主要材料,也可使用麵包樹、榕樹、無花果樹等。經過剝皮、浸泡、捶打、晾曬、以及部分縫綴等手續製作完成。這是一種不織布的編織方式,透過捶打過程,使短纖維扭結、氈粘一起。在中國據海南黎族樹皮布製作程序:1.剝取樹皮;2.壓平晾乾;3.木拍敲打,先橫拍後順茬拍打;4.浸泡腳踩除膠;5.脫水曬乾成樹皮布。樹皮被拍製成布後,一般可作頭巾、外衣、套袖、腰裙、長裙、包卵布、被服、墊褥等。

三、樹皮布文化與應用
穿起來透氣舒爽的樹皮布,尤其適合南太平洋島嶼上濕熱的氣候,所以此地擁有最精緻豐富及多樣化的樹皮布文化。

這項被千年演練的古老手藝,在許多區域仍非常活絡,為女性傳達創意與情感的表現媒介。在新幾內亞、馬奎斯群島和復活島,男人也製作樹皮布,特別用在儀式物件上,比如面具、人形和纏腰布等。南太平洋區的樹皮布文化,或許因與宗教、文化、氣候緊密關聯,從刻有各種精緻槽紋的打棒,發展績連樹皮的不同方式(打氈法、粘氈法)以及多種繪染文飾的方法,到縫製成各種形式的服裝等,都有豐富的表現。

臺灣也在環南太平洋樹皮布文化圈之中,由文獻和祖先遺留的樹皮衣實物,至少確知阿美族、排灣族、卑南族都有樹皮布製作。令人興奮的是臺東都蘭的阿美族人,憑藉沈太木老頭目與長老的努力,將祖先曾經穿著樹皮獵裝的記憶化為傳承的技藝,將山上取回來的雀榕樹皮,敲打出具有原始氣息的樹皮衣裙、帽子、檳榔袋等,讓大家可以真實見識到老祖先曾經的作法。

大約在兩百多年前,阿美族人即有使用樹皮布製成帽子、頭巾、丁字帶、裙子、以及腰帶的記載。樹皮布的材料多以楮樹(lidai)為主,打製的工具有石頭和木頭兩種。製作過程包括取皮、打製、洗布及曬乾等步驟,多由男子分工合作完成。以竹針縫製,衣線多用香蕉絲搓成。

1959年在花蓮縣馬太安社還發現有族人以樹皮布製成頭巾、對襟無領無袖長上衣、套袖、三塊樹皮布拼縫而成的長裙、單片式短裙、男子前遮片、披肩、墊褥、以及揹負嬰兒的背帶等。然而以植物纖維打製成毯狀的樹皮布,較易破損腐爛,遠不及有經緯組織的麻布耐穿,因此在紡織技術出現後,麻布漸取代了樹皮布的地位,成為衣服的主要材料。


此件對襟無領無袖長上衣或稱長背心(見圖),乃經剝皮與打製楮樹樹皮過程後,以麻線縫合而成。由於質粗(紋路粗)且多處破損,以麻線縫合裂縫處,造成不規則的花紋出現。色彩為深褐色。此件背心由於較常穿,經日曬雨淋,顏色變深,布也變較薄,因此有許多裂痕。下半身搭配一件前遮片,即男子的護陰布或丁字帶。此前遮片分為腰帶與布片,均為楮樹的樹皮,經剝皮、打製過程後,以竹針穿引麻線縫合而成,下襬也以麻線縫邊,使纖維不易分散。色彩為淺褐色。

四、南島語族v.s.樹皮布文化

從使用的植物來看,樹皮布原料來源關係最密切的是桑科(Moraceae)植物,特別是構樹(Broussonetia papyrifera)(圖3),中國海南島、臺灣、菲律賓、大洋洲以及美洲樹皮布的製作,主要原料都是桑科植物,其中以構樹與麵包樹較為普遍(Neich 1997)。桑科植物與樹皮布文化的密切關係是很值得注意的事實。此外,也有植物學家指出,在美洲、太平洋島嶼的構樹並非原生植物,很可能是從南中國至中南半島經東南亞傳到大洋洲島嶼(Mathews 2006)。

關於現今南島語族的起源有許多說法。歐椎古(Haudricourt)認為南島語族起源於中國大陸南疆,介於海南島與臺灣之間。荷蘭學者柯恩(Kern)認為在中南半島,Blust則直指臺灣(李壬癸 1997)。近一、二世紀以來,南島語族的遷移一直是學術界的熱門課題,Blust與Bellwood的研究是目前的主流說法。

就語言學上的探討來看:1889年Kern認為,要研究南島語族的起源地,可以從植物群及動物群找到證據,尤其是某種氣候範圍內才能找到的植物群與動物群。他比較了各地區一百多種南島語言,擬測所得的古南島語中包括甘蔗、椰子、香蕉、稻米、鯊魚、章魚等。Kern從這些資料認為南島語族的起源地應該在熱帶地區,可能的區域包括印尼或中南半島的東岸,最北不超過北回歸線,最南不超過爪哇,最適當的地區應該是在中南半島的海岸(Kern 1889)。

然而,Kern的資料來源是來自西部南島語。後來的學者利用臺灣南島語言的資料對古南島語進行若干修正,尤其是Blust在1976年提出一篇擬測古南島語的文章,在文章中他提到:

「……古南島語族在村莊裡定居,其村落包括家屋和某種公共建築。家屋顯然是杆欄式的,靠梯出入;梯子可能是一根上面砍出缺刻的木頭。房頂是人字型的,有一根脊樑……。他們有豬、雞和狗,但也從事狩獵,製作陶器,大概編蓆編籃,但也用(多半用簡單背撐)織機織布……。樹皮布的現有語言學上的證據,限於東部的語言裡面,但樹皮布很可能有更為古老的歷史。……」(張光直 1988)

Blust提及樹皮布這樣的語言僅存在於東部南島語中,東部南島語的區域並未發展出與織布相關的語言(如織布、織布機與梭棒等),反而呈現出特殊的樹皮布文化。Bellwood曾就樹皮布文化的意義指出樹皮布打棒(tapa beater)常見於亞洲東南方的島嶼及其接近大陸邊沿地帶,特別是在南島語族分布的地理範圍內。而大陸地區的遺址則發掘出紡輪而非樹皮布打棒,這些都反映了樹皮布文化對於南島語族具有特別的意義(Bellwood 1979)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